张宇明的个人文集
【 文脉颂中华】淮源大鼓的艺术价值及保护
张宇明专业号 | 2019-8-1

【文脉颂中华】淮源大鼓的艺术价值及保护
来源:桐柏网   作者:李修对   编辑:张宇明

    淮源大鼓,是流传在桐柏县的传统优秀曲艺形式之一。它的主要艺术形式是鼓、板伴奏,演唱传统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,其音乐原素汲取了桐柏山歌及民间小调和其它剧种、曲种的精华,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,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,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。
    一、淮源大鼓基本概述
    据1995年版《桐柏县志·民间曲艺》记载:淮源大鼓,又叫鼓儿词或鼓儿哼,最早是从外地传入桐柏县的一种曲艺形式。据老艺人口传,淮源大鼓自清末传入我县,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其音乐属板腔体单曲叙事连套。艺人演唱节目时,一手敲鼓,一手执铁手板(亦有用犁面片的),边唱、边打、边敲,节奏明快,唱腔婉转动听,极富艺术表现力。
    1988年整理编辑的《中国曲艺音乐集成·桐柏卷》收入了《淮源大鼓》的内容,较详细地介绍了这项地方传统曲艺种类。鼓儿词传入桐柏之后,融入了桐柏山歌及民间小调的音乐韵味,逐渐形成淮源大鼓独特优雅的地方曲种,充满了泥土的芳香。较早的淮源大鼓老艺人田贵文带出了一个盲人徒弟叫王志富,很快在桐柏县东部固县、月河、城郊、吴城等地传开,解放后活跃在民间的淮源大鼓艺人较知名的有岳清昌、李老七、张广金、熊发友、常宗文、邓云友、刘玉民、王国富、陈贵发等,这些艺人在民间演唱了一辈子,时至今日已有许多老艺人相继谢世,现在仅剩邓云友、王国富、陈贵发等人在世,在农闲时仍然走村串户演出,并多次受邀请登台演出,丰富了山区群众文化生活。
    淮源大鼓演唱的内容极为丰富。常演曲目有《纲鉴篇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刘公案》、《施公案》、《彭公案》、《金鸠记》、《龙凤斗》、《搬龙角》、《三掉印》《金镯玉环》、《五虎剑侠》、《困龙传》等上百个节目。如《淮源大鼓》的著名段子《纲鉴篇》,其唱词古朴典雅,表现内容丰富:开言唱的是/古往今来几千秋/龙争虎斗不断头/先有三皇后五帝/尧舜禹汤夏商周/周朝坐了八百载/五霸七雄闹春秋……
    淮源大鼓的伴奏乐器仅是一面小鼓、一根鼓棰、一副铁手板、一块惊堂木即可。演唱时,将鼓放在鼓架上,右手拿鼓棰击鼓,左手执铁手板,边奏边唱,或坐或立均可,亦可放下乐器,用双手表演动作。它的唱腔即婉转又高亢,极富抒情色彩,而且通俗易懂,在唱词上,不求词藻华丽,唱词道白全用方言土语。表演时,一人模仿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各类角色,表现逼真,唯妙唯俏。
    淮源大鼓为民间音乐五声音阶的“徵”调式,它在唱腔开始有一个起腔,实际上是从桐柏山歌起腔变化而来的,根据曲目剧情的需要,经常出现一句挑腔也是从桐柏山歌变化而来的,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乐句实际上是从桐柏山歌结束句的音乐变体;除此外还有一个音节实际上是桐柏三弦书中音乐的变化。演员唱腔根据曲目和表达感情的需要,在演唱中不断变化、再现、运用自如,优美动听。
    二、杰出价值
    一是淮源大鼓演唱的多是传统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,表现内容比较丰富,剧本,唱词、道白夹杂着农谚俚语,有着较高的民间文学价值。
    二是淮源大鼓曲调音韵是淮源民间音乐元索的融合,独具地方特色,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,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,具有可资研究和发扬的艺术价值。
    三是淮源大鼓传达出桐柏山区丰富的人文历史信息和生活情趣,为广大群众所喜爱,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。
    四是淮源大鼓表演形式虽然简洁,但表现力极为丰富,是绽放在民间文艺园地的艺术奇葩,不但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为山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知识的教育。
    三、濒危状况
   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,受各种现代传媒手段的影响和冲击,传统民间曲艺淮源大鼓演出市场逐渐萎缩,加之老艺人相继去世,新手后继乏人,如不进行及时抢救、挖掘、保护和传承,淮源大鼓这项优秀曲种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。
    四、保护计划
    我们要对淮源大鼓及其表演艺术,音乐唱腔,传统剧本等进行收集、整理和研究,搞好艺术传承工作,对代表性传承人要予以资金扶持,实现我们的保护目标。
    首先要成立淮源大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保护规划,全面启动保护工作。其次要对全县淮源大鼓状况进行摸底普查、登记、建档,把项目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。其三要收集、整理常演传统剧目,有可靠的文学资料传世。其四要添置淮源大鼓道具设施,改善淮源大鼓演出条件。其五要拿出专项资金扶持补贴淮源大鼓传承人,制定并落实中青年专业艺术人才培训计划,培养一批新手,使之后继有人,代代相传。

 

 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